最新动态更多
-
2021欢度新春!
2021-02-10
-
工信部: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同比增长121.6%
工信部网站消息,2022年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产能同比增长121.6%。6月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产量、价格增长较快,但呈现库存较高的态势。
2022-07-20
-
集邦:第3季面板稼动率估降至七成季减7.3个百分点
7月18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文章称,第3季面板厂稼动率(以玻璃投入片数计算)预期将滑落至七成,季减近7.3个百分点。
2022-07-19
-
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记者从长乐区政府获悉,7月17日,2022国际显示技术大会在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会上,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22-07-19
2019开门红,折叠屏手机引爆,3D玻璃柔性显示30余股涨停
2019-02-15 编辑:管理员
新年伊始,30多家柔性显示与3D玻璃概念股涨停,折叠屏手机引爆柔性显示与3D玻璃应用已成趋势”京东方、联得、深天马、维信诺、星星科技、东旭光电、凯盛科技、华映科技等多家企业股票涨停.
手机厂商纷纷转移至5G、可折叠式外形等炙手可热的新技术,期待用差异化体验引来更多用户。“柔性+”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产品设计方式和体验。机构预测,2019年柔性屏产能有望反超硬式屏,达到61%,全球柔性屏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155亿美元。三星/华为/OPPO 预计将在 2019 年 2 月下旬纷纷发布各家首款折叠屏手机,小米已公开展示其双折叠手机工程样机,苹果也已申请多项相关专利在折叠屏方向加码布局。另外,LG 在 2019 年 1 月初的 CES 展上发布全球首款可卷曲电视,带动柔性 OLED 登陆大尺寸应用。折叠屏手机叠加可卷曲电视,2019 年将是柔性显示爆发元年。
我们认为柔性 OLED 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于折叠屏对于需求的拉动,面板厂商以及上游的设备和材料相关企业迎来发展契机。另外,相较于原有普通的直面或是固定曲面形态的柔性 OLED 屏幕,“可折叠”OLED 屏幕在盖板方案、OCA 胶和偏光片三大环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配套折叠屏设计,智能手机需配置全新设计的折叠转轴,并且出于降低机身厚度的考虑有望采用新型的结构件方案,产业链多个环节迎来新机遇。
产能扩张同时,供给格局大幅优化。如上所述,根据IHS Markit数据,2016年三星占据了全球柔性面板产能的8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而伴随着其他面板厂商的产能快速跟进,三星的产能份额也将被稀释。根据IHS Markit数据,按现有产线规划来看,到2020年三星的产能份额将会大幅下降至54%,届时LG、京东方、维信诺和华星光电分别将占有15%、22%、4%和4%的产能份额,供给格局将告别之前的一家独大形成更加良性的局面。
在设备端,Cannon Tokki的蒸镀设备产能近年来快速增长,从2016年的年产5台左右翻倍提升至2018年的10台左右,因此过去此核心设备被三星包揽的情况目前已经明显改善,LGD、京东方、维信诺等厂商均可以采购得到,为行业产能扩张奠定了基础。另外,大族激光和精测电子等国产设备商也已经在面板设备领域积极布局,未来有望持续突破。在材料端,国内供应商正在形成供应配套能力,发光材料环节的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偏光片环节的三利谱;FPC环节的东山精密、弘信电子;驱动IC环节的中颖电子;靶材环节的阿石创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产品供应能力,未来有望持续替代海外供应商的份额,有效带动OLED面板的成本下降。
综合以上供给端情况来看,折叠屏作为在保证便携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显示屏幕面积的可行方案,将成为智能手机未来较为确定性的迭代方向;近年来柔性OLED面板产能快速增加、供给格局优化、上游环节不断成熟,成本有望不断下降,在供给端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需求端来看,折叠屏手机单机所需的屏幕面积翻倍,并且由于创新更为显性将加快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速度,能够有效拉动柔性OLED面板需求放量。供需共振下,我们认为柔性OLED产业链将迎来高景气周期。我们认为柔性OLED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于折叠屏对于需求的拉动,折叠屏手机和柔性显示的爆发,给3D玻璃带来了爆量机遇,面板厂商以及上游的设备和材料相关企业迎来发展契机,可以预见2019是真正的启动元年。
(光学薄膜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