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
2021欢度新春!
2021-02-10
-
工信部: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同比增长121.6%
工信部网站消息,2022年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产能同比增长121.6%。6月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产量、价格增长较快,但呈现库存较高的态势。
2022-07-20
-
集邦:第3季面板稼动率估降至七成季减7.3个百分点
7月18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文章称,第3季面板厂稼动率(以玻璃投入片数计算)预期将滑落至七成,季减近7.3个百分点。
2022-07-19
-
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记者从长乐区政府获悉,7月17日,2022国际显示技术大会在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会上,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22-07-19
玻璃市场走势分析
2018-12-10 编辑:管理员
前两天工业部进行了前三季度玻璃行业利润发布。相对于前期比较悲观的预期,今年玻璃行业前三季度的盈利情况是非常好的,盈利是91亿,同比增加了34%。从数上讲,比起钢铁或者水泥,可能不是很好看的数字,但从增长程度讲,确实超出我们之前比较谨慎的预期。从产量上看,1-10月份是7.2亿重箱,同比增加1.3%,和其他的工业品比增速有所放缓。主要的原因是去年10月份、11月份9条生产线,基数有所降低,所以玻璃产能增速确实不是很快。23号平均价格1608元/吨,同比有22元/吨的降幅,这个和去年基数比较高有关系。在产产能94650万重箱,同比去年增加4116万重箱,因为去年产能集中停产,造成基数比较低。产能利用率,总的产能利用率是71.4%,同比去年增加了1.33pct。玻璃行业和其他行业也一样,有很多僵尸产能,僵尸产能剔除之后,产能利用率正常情况下是85.4%,增长了1.13pct。玻璃行业目前过剩并不是十分严重,像水泥或者其他行业产能利用率确实没有玻璃行业高,尤其是很多僵尸产能剔除之后的。库存天数和库存情况看,行业库存3150万重箱,同比去年增加了47万重箱,增长幅度也不是很大,库存天数是12.15天,低于正常库存15天的情况。
2018年全年产能,预估大概能达到9.42亿重箱左右,同比增加3.86%,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产量口径看,大概到8.4亿重箱,同比增加6.32%。为什么我们的产量可能会增加6.32%,主要的原因是2016年以后,玻璃行业市场价格比较好,盈利情况非常好,很多新建产能和冷修、复产产能比较高。但很多到期的生产线延缓了冷修停产时间,一增一减造成2018年产量增速从国家统计局口径看是比较高的。随着市场价格平稳,预计2019年全年产能和产量都有5%左右的减速。从供需情况看,2019年玻璃现货市场并不是非常悲观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在产产能的到期冷修以及停产。预计2019年全年玻璃产能是9.1亿重箱左右,同比减少3.3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口径是7.95%,同比减少5.35%。
长周期上看,玻璃行业的发展情况和价格走势,基本和地产相同,3、4年为一个周期。随着玻璃行业这一两年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我们认为原先3、4年左右的周期,在2016年以后,这个上涨周期可能会调整为5、7年左右的长周期。现在玻璃行业去产能,尤其是供给侧这块,相对来讲比较明显。在高位振荡整理的时间可能要比以前的周期长。
玻璃行业的原料分两种:一是纯碱另外是燃料。纯碱这两年的发展变化,波动非常大,既有暴涨也有暴跌。这对于纯碱市场的价格,尤其是对于玻璃生产的成本影响较大。去年10、11月份沙河地区集中停产9条线以后,纯碱价格从很高2450元/吨很快跌到1600元/吨,但后来随着其他地区产能的释放,又有比较大幅度的上涨。今年8月份以后,纯碱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纯碱市场整个行业库存比较少,近期投产的冷修生产线和复产的比较多,从1570元/吨涨到2150元/吨。
纯碱价格的上涨以及燃料价格并没有大幅度回落的因素以及叠加玻璃行业环保成本的稳中有升,造成玻璃行业成本一段时间呈现上涨的过程。以纯碱为例,从1570元/吨上涨到2150元/吨,上涨了近600元/吨,带动玻璃行业成本上涨120元/吨。包括用量大的石英砂,受环保因素影响,去年、前年从很低80-90元/吨上涨到250-260元/吨。玻璃的生产成本明显的上涨,这对于整个企业的效益就有了一个大的波动。我们统计的是沙河地区燃煤玻璃生产企业效益情况。这需要给大家汇报的或者提醒的是好多上市公司都是在华东、华中、华南,华东、华中、华南玻璃的售价比沙河地区高。好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受到特别明显的变化。比如说现在华北地区现货价格是1300元/吨左右,但华南地区能达到1800元/吨或者1900元/吨。如果每吨售价有500元的差距,成本即便高200元/吨,利润也要高300元/吨。
从行业情况看,无论是主观的信息技术、市场价格指数以及综合指数看,从2017年到2018年基本都是高位振荡格局,但金九银十季节,玻璃现货价格受到北方地区部分厂家库存比较高的因素影响,提前出现了价格回落的情况。但是整个华南地区市场价格还是不错的。
从各个区域情况看,主要的产区中华北、华东、华中,尤其是华北地区,受到市场的影响以及环保因素影响。2017年、2018年关闭的生产线比较多,华北地区比2016年产能减少了3084万重箱,其中邢台地区减少了4200万重箱。剔除邢台地区,华北地方是净减少。
自北到南看,东北地区市场控制较好。从2017年以后,玻璃的现货价格基本都稳中有升,近期受到东北市场需求和天气因素的影响,价格有所回落,这也是正常的。
从产能看,东北地区,2009、2010年是比较低的产能供给,2012、2013年受到两个比较大的玻璃厂集中投产的因素影响,增加的量比较大,同时前期老的生产线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停产过程;华北地区市场波动比东北地区要大,但现货价格相对比较偏高。同时,从产能变化情况,也和我们汇报的比较相似。2016年以后连续两年是净减少的过程。华东地区现货价格1600元/吨,比华北地区略高一些,产能情况也相对来讲比较平稳。华南地区价格市场波动和其他地区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生产企业很理性的把前期价格比较高的进行了回调,前期价格降下来之后,下半年反而有一个冲高的过程。
华北地区,没有降价,但9月份、10月份以后反而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而华南地区后期是一个持续上涨的过程。华南地区的生产企业近年企业效益情况应该是超出去年同期的情况。产能也没有大幅度的增长。后期涉及到搬迁,短期内还会有一个减少的过程。
华中地区是玻璃现货重点关注的地区,主要原因是产能的增加。2009年时,华中地区6000万重箱左右的产能,现在达到1.5亿重箱,稳步增加。2015年时华中地区现货受到部分产线停产影响,他们利用长江运输优势,开拓了华东市场。但随着这两年华东市场产能的稳定增加,尤其是华中地区本身产能增速比较多,预计后期湖南、湖北现货价格调整回落幅度要高于其他地区。
上游情况,对于成本的增加,目前看短期内难有缓解的趋势。我们认为2018年或者2019年玻璃的生产成本短时间内成本会有一定的改善,但长期看还是处于相对比较高的位置。对于北方地区售价比较低的,确实有一定的压力,而相对来讲售价比较高的南方地区所承担的要稍微好一些。我们2018年年初开始执行的玻璃生产企业排污许可证,目前来看还有一些生产线没有拿到,大概统计有8条左右,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地区。基本所有的上市公司排污许可证环保都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建筑装饰材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