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
2021欢度新春!
2021-02-10
-
工信部: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同比增长121.6%
工信部网站消息,2022年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产能同比增长121.6%。6月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产量、价格增长较快,但呈现库存较高的态势。
2022-07-20
-
集邦:第3季面板稼动率估降至七成季减7.3个百分点
7月18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文章称,第3季面板厂稼动率(以玻璃投入片数计算)预期将滑落至七成,季减近7.3个百分点。
2022-07-19
-
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记者从长乐区政府获悉,7月17日,2022国际显示技术大会在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会上,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22-07-19
原材料成本上涨 消费不给力 液晶面板厂面临挑战
2018-09-11 编辑:管理员
虽说相对整机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液晶面板厂商是上游,但是相对面板厂商,IC芯片、LED厂家又是它们的上游。所以,谁都面临着时刻变化的战局,并根据情形做出相应的抉择。
这不,考验液晶面板厂商的时候又到了!
有消息显示,晶圆代工厂今年上半年产能吃紧,进入下半年后供给更是紧俏。因为受到手机驱动IC出货大增的影响,大尺寸面板驱动IC的出货出现紧俏行情,这带来的结果是市场的供不应求。
来自NPD DisplaySearch关于驱动IC的报告显示,2018年驱动I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3亿美元。因为受上述消息的影响,驱动IC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事实上,中国台湾的厂商如联咏、奇景等驱动IC厂商现在已经处于缺货的状态,消息称它们将对大尺寸面板驱动IC价格上调1成。
这将直接影响到液晶面板厂商的拿货价格,而“坏”消息还不仅如此。根据9月3日央视《交易时间》对LED光源相关人士的采访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因为市场端供不应求,LED显示产品的价格将维持一段时间的上涨、
现在看,对液晶面板厂商而言,将面临至少两项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这还不算玻璃面板的紧缺。如果从成本学的角度考虑,液晶面板厂为了避免自身利益受损,面板的出厂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然而任何产业链都是一种供求关系的博弈。涨的一方希望涨,而跌的一方希望跌,这会让夹杂在其中的产业链企业左右为难,需要审视环境找到均衡做出正确的抉择,不然任何一方的力量过大,都会导致自身利益受到更大的伤害。
对液晶面板厂商而言,跟随晶圆厂、LED光源厂涨价是很好的事,但是来自终端消费的不给力,可能会让这一想法泡汤。
因为从目前统计的信息看,本指望消费升级带给终端彩电企业们更高利润的期望,现在可能要落空了。市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相反,一些代工厂的出货增加,反而更处处彰显着消费降级的气息。
未来,彩电终端消费环境并没有明显变好的政策刺激,也没有爆发的产品更替,维持内销5000万台上下小幅波动将是大概率事件。这种情况下,卖不出货会让企业拿货变得更加谨慎。
现在看终端企业如海信、创维、长虹、康佳等已经变得相对理智,经过液晶面板价格一番过山车行情,大家都会根据市场的供需来调整自己的库存策略。这会导致液晶面板的出货并不会像以前预期的那么顺利,特别在近日,包括京东方、惠科等面板厂商又有新的大尺寸面板生产线量产。
8月30日消息显示,滁州惠科光电液晶面板第8.6代项目主体工厂正式封顶,从2017年10月中旬打桩到2018年8月主体厂房封顶,历时11个月。该项目预计明年二季度量产,届时年产值不低于220亿元。
也就是说,未来液晶面板市场也会出现过剩的情况,竞争必然加剧。
另一方面,经历了两轮普及后,消费者对电视的需求也在下降,从目前房地产调控、移动端替代来看,真正出于需求购买电视的人群值在减少。
这种情形下,可能液晶面板厂商需要承受的两边压力更大,就像2016-2017年整机厂商抗压一样,它们需要作出一些利润的让步,才能维持整个大产业链的相对平衡。
来源:中华液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