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
2021欢度新春!
2021-02-10
-
工信部: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同比增长121.6%
工信部网站消息,2022年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产能同比增长121.6%。6月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产量、价格增长较快,但呈现库存较高的态势。
2022-07-20
-
集邦:第3季面板稼动率估降至七成季减7.3个百分点
7月18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文章称,第3季面板厂稼动率(以玻璃投入片数计算)预期将滑落至七成,季减近7.3个百分点。
2022-07-19
-
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记者从长乐区政府获悉,7月17日,2022国际显示技术大会在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会上,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22-07-19
降巨量转移难度 玻璃基板成MicroLED小尺寸主流
2018-08-02 编辑:管理员
Micr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倍受注目,其中巨量转移更是众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由于玻璃基板相较于PCB基板而言,较容易实现巨量转移,因此已成为众厂商们的技术优化方向。玻璃基板更已经成为手机、智慧手表等中小尺寸MicroLED显示器的首选方案。
研调机构集邦科技绿能事业处研究协理储于超指出,在今年比较值得留意的是,许多产商开始展示拼接式的大型MicroLED看板。
例如,索尼(Sony)在2017年便展出了“CLEDIS”(CrystalLED Integrated Structure)显示器,并宣告即将开始开卖;三星(Samsung)也宣称The Wall即将在2018年下半开卖,大型MicroLED显示器已即将量产。
储于超认为,在所有目前所展示过的产品中,以Sony的CLEDIS显示器之技术最为成熟。由于Sony CLEDIS所使用的PCB板尺寸已是目前的极限,MicroLED的晶粒等级已小于30微米,更采用了主动式(Passive Matrix, PM)驱动方案。以此技术架构而言,未来会遇到比较大的挑战依然将在于MicroLED巨量转移至PCB板的过程。
储于超进一步说明,由于PCB板的平整度不高,因此MicroLED晶粒难以直接转移至PCB板。以Sony小于30um的晶粒尺寸而言,在晶粒转移至PCB板的过程中,必须要先转移至一个暂时的基板,才有可能再次转移至PCB板上。
而MicroLED晶粒转移至玻璃基板的程序则相对比较容易,因此,目前众厂商们皆在思考,未来若是MicroLED成本要降低,可能必须考虑将PCB板换成玻璃基板,再以玻璃基板去做TFT的主动式驱动方案,以此方式降低制造成本。
正因如此,目前在如智慧手表的中小尺寸MicroLED显示器开发上,玻璃基板已成为主流方案。然而,若采取玻璃基板拼接制成大型显示荧幕,也可能会遇到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
(亚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