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
2021欢度新春!
2021-02-10
-
工信部: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产能同比增长121.6%
工信部网站消息,2022年上半年,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产能同比增长121.6%。6月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产量、价格增长较快,但呈现库存较高的态势。
2022-07-20
-
集邦:第3季面板稼动率估降至七成季减7.3个百分点
7月18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文章称,第3季面板厂稼动率(以玻璃投入片数计算)预期将滑落至七成,季减近7.3个百分点。
2022-07-19
-
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记者从长乐区政府获悉,7月17日,2022国际显示技术大会在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会上,福州市半导体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22-07-19
中国光伏产业该如何破局
2018-07-20 编辑:管理员
2018年7月16日,印度光伏保障措施案终于作出裁决,印度贸易救济总局建议以首年25%,次年上半年20%,下半年15%的税率,对进口电池片及组件征收两年的保障措施税。
印度光伏保障措施案还提出,由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单独对印出口不超过印度总进口的3%,合计对印出口不超过印度总进口的9%,可以免除保障措施税。
也就是说,作为印度光伏产品很大进口国,中国和马来西亚将成为印度本次征税的主要“针对”对象。
而在此之前,我国531光伏新政的发布,导致国内市场需求大规模缩水。此次印度又继美国之后再次提出光伏“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策略,又会使我国光伏产品在印度市场上失去部分竞争优势。
屋漏偏逢连夜雨。国内外双双打击下,我国光伏产业很可能要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针对这一局面,我国光伏企业将要如何破局?现实难题摆在了眼前!
印度双反攻防战
中国作为印度很大的光伏组件来源国的同时,印度也是中国光伏产业很大的海外出口市场。2017年,中国光伏产品已经在印度拥有近八成的市场占有率。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提出惩罚性关税,既伤人又伤己。
但事实上,中国已经不是第1次遭到印度的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
印度分别在2012年、2014年、2015年宣称将对进口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而2017年7月21日,印度商工部也曾发起过反倾销调查,立案后我国机电商会组织了67家企业进行无损害抗辩。2018年3月23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决定终止对中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而此次印度光伏保障措施的发行其实也早有计划。
据了解,此次保障措施调查始于2017年底,2017年12月19日,印度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国内光伏产业申请,决定对进口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而我国国内迅速对此作出反应,12月22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发布预警信息,通知各利益相关方请于立案之日起30日内向调查机关提交评论意见。12月27日,机电商会召开应诉协调会,组织56家企业进行无损害抗辩。但此次抗辩却没有达到和上次一样的结果。
2018年1月5日,此案做出初裁,印度保障措施总局建议对进口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薄膜电池及组件)征收为期200天,税率70%的从价税。同时建议在印度特殊经济区企业不受保障措施影响,中国和马来西亚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不受保障措施影响。
至今,历时大半年的印度新一轮光伏“双反”行动落地,印度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首年25%,次年上半年20%、下半年15%的税率,对进口电池片及组件征收两年的保障措施税……
(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