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更多
-
中国硅酸盐学会关于组织推选 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硅酸盐学会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pdf附件1-中国硅酸盐学会2021年度院士候选人提名简表.docx附件2-同行专家评议表.docx附件3-中国科协办公厅关
2021-01-14
-
热烈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40周年庆典 暨电子玻璃产业链发展论坛胜利闭幕
热烈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40周年庆典暨电子玻璃产业链发展论坛胜利闭幕 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举国欢腾庆祝伟大祖国70华诞的宏伟壮丽场面历历在目,歌唱祖国还在耳边回荡,伟大祖
2019-11-01
-
所有的期待,如约而至,所有的美好,开花结果!
2018年9月17-19日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办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第十届第三次理事会暨光电玻璃产业链协同创新高峰论坛峰会圆满结束。
2018-10-09
-
中国 硅酸盐学会 电子 玻璃分会 组织 召开 《真空玻璃问题与研究进展》 视频报告会
4、关于《真空玻璃问题与研究进展》视频报告会通讯稿【20210121】.pdf
2021-01-29
中硅会开展创优争先优秀科技者宣传活动,李青等12位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科技工作者入围。
2017-06-13 编辑:管理员
中国硅酸盐学会创新争先优秀科技工作者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国科协“九大”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号召,广泛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在前沿探索、短板攻坚、转移转化、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成就突出、贡献卓著、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为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调动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我会决定宣传在创新争先行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经各单位推荐,现将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涌现的12位优秀科技工作者介绍如下:
1.李敬锋,男,1963年6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李敬锋教授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特别在压电陶瓷与热电材料研究领域成果显著。研发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无铅压电陶瓷,推动了压电陶瓷无铅化技术的进展。发展了纳米结构热电材料的合成技术,发明碳化硅纳米复合提升热电性能的方法和环境友好型硫化物新型热电材料,并在微型热电器件制造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70余次,2016年在大型国际著名系列会议(IEEE-ISAF2016,德国,约500人参会)作大会报告(仅5位大会报告人)。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创办的Journal of Materiomics主编和《硅酸盐学报》副主编,材料加工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的地区副主编和领域主编(2005-2013),以及《中国科学:技术科学》和NPG Asia Materials等期刊的编委。
2.赵修建,男,1959年6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赵修建教授在玻璃形成、结构与性能间关系方面取得一系列基础理论成果,对完善玻璃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并研制了一系列功能玻璃新品种。获得国际玻璃协会每年一届仅授1人的Gottardi学术奖(华人首次,迄今的唯一中国学者),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已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被引用8000余次,著作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并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等称号。
3.温兆银,男,1963年7月生,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温兆银研究员长期从事储能电池的研究,在钠电池的研究方面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研制成功国际上容量最大的钠硫电池及其成套技术,实现了产业化转移,使我国成为除日本之外第二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研制成功高安全性的钠镍电池并走向工程化,填补了我国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在先进的锂电池方面,创新性地基于固体电解质设计的锂硫电池有效地解决了电池的穿梭效应,也为锂硫电池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至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60余项及2项国际专利,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作为亚洲和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组织的负责人,组织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我国的固态离子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4.王栋民,男,1965年1月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王栋民教授先后负责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50余项,工业委托技术研发项目数百项。科研成果获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和北京市科技奖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主持编制行业标准2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我国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与应用的开拓者之一,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工业制备技术取得突破,开发了水溶性接枝聚羧酸、抗硫酸盐有机硅改性聚羧酸、石膏专用聚羧酸超塑化剂等多系列高适应性-功能型混凝土聚合物外加剂及微波辅助合成聚羧酸接枝共聚物外加剂的新方法,获4项国家发明核心专利。已在国内建成工业化生产线21条,总设计年产量达100万余吨。产品用于京津城际轨道交通、京沪高铁、北京南站等上百项重大建设工程中。突破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技术的封锁,实现了聚羧酸减水剂在我国现代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材料中的推广应用。
5.李青,女,1965年3月生,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兼总工程师。李青先后创办“石家庄东旭机械厂”、“河北东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旭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凭借着超前的创新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她带领东旭集团从一家小机械厂发展成为以光电显示、新能源两大产业为核心,集高端装备制造、金融、证券、地产、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集团,截止目前拥有专利1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90项,并以每年30%的申请速度递增,这些专利技术形成了东旭集团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优势。自主研发的TFT-LCD玻璃基板成套生产线设备被评为“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第6代平板显示玻璃基板产品列入“中国制造2025标志性产品”;第5代、6代液晶玻璃基板项目被评定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2015年,发明专利《铂金通道中玻璃液的处理方法》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金奖”。
6. 郭兴忠,男,1974年10月生,浙江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多孔块体、碳化硅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在相分离调控多级孔结构构造、多相多尺度协同强化机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基于弗洛里-哈金斯晶格理论,采用溶胶-凝胶技术进行多级孔结构的构造和多孔块体的制备,这些多孔块体材料在催化、吸附、电化学、分离等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前景。郭兴忠在该领域的研究基本与国际同步,近5年(2011-2016)在溶胶-凝胶制备多孔块体领域发表SCI论文40余篇,论文发表数居国际前列,拥有相关授权发明专利12件,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国内领先。完善了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多相复合设计原则、调控手段及强韧化机制,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增强碳化硅陶瓷密封件成套制备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2013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2)。浙江日报对该成果进行了专题采访和专栏报道,相关新闻被浙江在线、浙大求实新闻、中国特种陶瓷网、磨商网等十余家媒体进行转载或专题介绍。
7. 向在奎,男,1972年10月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石英院石英新材所所长。向在奎,1997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硅酸盐专业,从事高性能石英玻璃和异型石英玻璃成型工艺研究工作,2006年获得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受聘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5年获得吴忠伟青年科技奖,同年任石英新材料所所长。获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一项,集团发明奖一等奖2项,2等奖一项,发表论文15篇,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项。向在奎自从事光学石英玻璃研制以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致力于高性能石英玻璃研制,先后取得“立式四氯化硅气相沉积合成石英玻璃的方法”等相关专利6项,发明出我国大尺寸合成石英玻璃制备工艺,使合成石英玻璃锭由原来工艺制备Φ200mm左右,提高到Φ400mm,重量由20Kg提高到100Kg,沉积速度提高1倍,填补国内300口径光学石英玻璃国内空白,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推动石英玻璃行业发展。
8. 王衍行,男,1975年12月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石英与特种玻璃研究院特玻所副所长。王衍行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努力钻研、勇于创新,为总院特种玻璃领域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参加了20项国家级项目的研制工作,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4项。在特种玻璃“组成-结构-性能-应用”研究、特种玻璃制备和深加工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王衍行获得建材行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建材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各1项,并于2014年被评为中国建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目前,他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收录17篇、EI收录30篇),授权专利20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获科研经费支持1000多万元。同时,王衍行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在《功能材料》期刊(EI)任职。到目前,王衍行已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其中1名已毕业。
9.张国防,男,1977年8月生,同济大学副教授。张国防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及干混砂浆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研究骨干,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等在内的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并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研究聚焦在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及干混砂浆的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阐明了纤维素醚和可再分散乳胶粉等常用聚合物材料在干混砂浆中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干混砂浆的组成(结构)、制备工艺、性能、使用效能和环境协调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为干混砂浆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奠定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开发出包括各种墙体保温体系在内的系列干混砂浆产品和绿色生产技术,提出涵盖材料、产品、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等的干混砂浆集成技术,系列产品和技术大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副)主编教材和著作3部,参编教材或著作2部,主编团体标准1项,参与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2 项。并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10. 于吉涛,男,1970年12月生,山东众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主持研发了多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得建材联合会硅酸盐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济南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近年来推广高性能混凝土一体化发展模式,组织公司成功研发了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充分利用机制砂产生的石粉,替代混凝土中的水泥、矿粉、粉煤灰等,实现资源综合利用。近年来,于吉涛开发了以石粉综合利用为主的新产品-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必备组分及功能性材料,根据这一特点,于吉涛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一体化”发展模式,即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大型搅拌站现场骨料整形、利用碎石生产机制砂、利用生产机制砂产生的石粉生产复合掺合料,现场合成复配减水剂,生产一体化,实现绿色生产高性能混凝土。目前在广西、湖南等地推广顺利,初备成效。
11. 李远兵,男,1971年3月生,武汉科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耐火材料/高温陶瓷的结构一体化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设计研究工作,参加和承担了97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及厂协合作项目近50余项,其中以负责人身份承担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50余篇;申请专利118项,获发明专利授权74项,实用新型授权3项,出版专著1部(《铝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冶金工业出版社)。成果鉴定2项,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2010年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者。2009年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积极服务地方科技,2009-2012年于作为科技特派员驻广钢集团,2013-2014年在江苏宜兴任科技镇长团副团长。
12. 于利刚,男,1971年2月生,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开展了废橡胶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对废橡胶粉进行杂化改性处理,改善橡胶粉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减小其对水泥基材料强度等性能的不利影响,使得橡胶粉有效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冲击、抗冻、抗渗、吸声、保温、隔热等性能。拓展了掺橡胶粉水泥基材料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对废橡胶的综合利用及特种水泥基材料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项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0608034/E080404),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共获得3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为推动普及硅酸盐科学知识,组织实施了“广东省硅酸盐学会高校奖学金”、“广东省硅酸盐科学技术进步奖”、“广东省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设立“高校奖学金”,组织了“广东省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成果报告会”。
来源:http://www.ceramsoc.com/c/cn/news/2017-06/12/news_322.html